Search


(這盤數差異難道我是🐷嗎⋯?)

MC(Master of Cer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(這盤數差異難道我是🐷嗎⋯?)

MC(Master of Ceremonies)是司儀的意思,在演唱會中也指曲與曲之間的說話時間,最近剛好有人問我(為什麼要問我啦😱😱😱),那麼就來分享一下MC時我自己有稍微注意的幾個地方。

(真的很我流,而且我覺得我還好而已😂所以不一定有參考價值⋯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.看場合說話

依演出的規模、觀眾的組成決定要說的內容。
如果是大場,因為台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觀眾族群,所以我會說一些比較安全(官腔XD)的話,說話的語氣也會正式一點😆但還是會用自己的風格呈現,避免太刻意。

如果是溫馨小場,就可以分享比較多小事,口氣也會比較像朋友。

2.舞台不是自己一個人的

雖然我絕對同意身為表演者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感覺良好,但太過頭的話可能會讓觀眾、甚至其他共演者觀感不佳。

太以自己為中心、一心只想自己出風頭我覺得最好要避免。

以前我曾看過某個拼盤式的演唱會,其中一位表演者在MC時不斷提到「很高興大家來看我」、「主辦單位邀請了我」、「下半場還要繼續聽我唱歌喔」
那身為聽眾的我其實是其他歌手的粉絲,對於這種「聽起來好像是你的solo live」的說法,就會覺得有點尷尬。

即使真的是自己的live,也不要忘了台上還有樂手、就算是放伴奏也有工作人員、還有觀眾,一場成功的演唱會是在場每個人都各司其職才能完成的,不管自己是不是主角,都要抱著感謝的心。

3.注意流程和氣氛,臨機應變刪減內容

就算有很多事想講,如果已經delay了,就不要再一直講了XDDD
相反的,如果時間有多,或是樂手需要調音、設備臨時出狀況等等,會需要多講一點話來撐場面,最好想幾個安全的話題以備不時之需。

4.不討拍

觀眾是來看表演的,不是來探病或看小孩的發表會的。
分享自己的狀態(很緊張、感冒⋯)可以,但要適可而止,不要變成打預防針的心態。
「因為感冒,所以等一下可能會唱的不好」
「因為我很緊張,所以剛才有失誤」
像這種的↑我覺得就不太好。

5.只有自己人知道的梗,要拿捏比例

有時候會出現很熟悉的觀眾、或交情好的同台表演者,會不小心自己聊起來。

用一些深度梗可以加強特定觀眾之間的凝聚力,但也要顧到其他不懂梗的觀眾。

另外不管多熟也不要忘了現在是在表演中,還是要注意基本的禮儀(做效果跟沒禮貌是不一樣的),也要尊重其他表演者的粉絲。

6.拋接球的能力

這個能力也蠻重要的,當冷場的時候可以趕快開話題,別人丟的球可以接的到,自己丟出去的球如果沒有人接,也要想辦法自己圓回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其實,就我的觀察,本身就很會讀空氣的人MC都講得不錯XD

所以與其糾結於談話技巧什麼的,不如修煉一下⋯人格?(有點幹話)

發自內心說出的真誠話語、真實的心情,(但是說法都需要潤飾)聽的人都能接收到的。

雖然講的好像一副很有心得的樣子,不過我覺得自己也並沒有做得很好,我也希望以後在每個表演的環節都能更完整一些。

即使如此還是要強調一點,在以歌手身份登台的時候,其實我並不特別想被貼上「很會講話」的標籤,畢竟那樣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,是吧?

無論如何,表演時最重要的還是演出的內容,把表演做好是最基本的。

如果表演本身足夠精緻,再加上MC得體有趣,觀眾對這個表演者也會有很好的印象呢!

這也是我的努力目標,大家ㄧ起加油吧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chia 歌手/配音 工作聯繫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